生態環境保護是我國當前的重點任務。無論是污染治理還是減少排放,亦或環境監測,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都需要科技成果的支持。隨著環保工作的逐步推進,生態環境保護也需要更先進的科技成果。
近日,科技部辦公廳發布征集生態環境保護先進技術成果的通知。全文如下:
科技部辦公廳關于征集生態環境保護先進技術成果的通知
國科辦函社〔2021〕167號
各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、計劃單列市科技廳(委、局),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,各有關行業協會、技術持有單位:
為更好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應用,落實《關于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的指導意見》,加速環保產業技術升級,展示“十三五”以來生態環境保護重大科技成就,加強綠色技術銀行成果庫建設,科技部向全社會公開征集生態環境保護先進技術成果,編制《國家生態環境保護先進技術成果目錄》?,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。
一、征集條件
(一)技術成果基本要求。
1. 符合國家生態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、政策和標準,污染治理和生態環境修復效果明顯的關鍵技術和核心裝備、材料、產品等,征集重點領域詳見附件1。
2. 處于國內領先水平,知識產權清晰,技術風險可控,技術經濟性突出。
3. 已在1個及以上工程化項目上完成應用示范,尚未大范圍推廣,具有較好的產業化前景。
4. 尚未被已發布的國家相關生態環境保護技術目錄收錄。
5. 鼓勵積極申報國家主體科技計劃(指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、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、國家科技支撐計劃、國家科技重大專項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)項目成果。
(二)申報單位要求。
中國大陸境內注冊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事業單位。
二、申報要求
1. 請各地方科技管理部門和行業協會正式發文公開征集,組織所轄區域或行業內企事業單位申報,并提醒申報單位注意避免多渠道重復申報。
2. 申報單位應登錄生態環境保護先進技術成果信息系統,注冊并在線填寫申報書(格式詳見附件2),信息系統網址:http://36.112.71.172:81/ateep/。在線填寫申報書后,從系統導出打印并簽字、蓋章、裝訂,報送至所屬地科技管理部門、行業協會或直接報送至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。
注意:
紙質申報書應與信息系統中填報的內容嚴格保持一致,內容不一致或者無水印、簽字、蓋章的紙質申報書不予受理。
3. 請各地方科技管理部門和行業協會制定初審工作方案,對申報單位提交的申報書進行審核把關,并出具推薦函(格式詳見附件3)。在保證技術成果質量的前提下,推薦數量不限。
征集重點領域:
1. 水污染治理
包括生活污水、工業廢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,河湖、城市黑臭水體等治理和生態修復。
2. 大氣污染治理
包括煙氣除塵脫硫脫硝及多污染物協同控制,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(VOCs)污染防治,移動源污染控制,無組織排放控制等。
3. 固體廢物處理處置及資源化
包括生活垃圾、有機固體廢物、大宗工業固體廢物、主要農業廢棄物、危險廢物等固體廢物處理及資源化。
4. 土壤及地下水修復
包括污染地塊、農用地、工礦用地的土壤及地下水風險管控和綠色修復。
5. 環境監測與監控
包括生態環境質量、污染源和環境應急監測與監控等。
6. 其他
包括噪聲與振動污染控制、典型脆弱生態修復與保護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