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3月30日,國務院新聞辦舉行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有關情況發布會。發布會上,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表示,我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穩居世界第一,為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提供強大支撐。
據章建華表示,截至2020年底,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總規模達到9.3億千瓦,占比42.4%。據了解,我國已形成較為完備的可再生能源技術產業體系,水電領域具備全球最大的百萬千瓦水輪機組自主設計制造能力。低風速風電技術位居世界前列,國內風電裝機90%以上采用國產風機。水電、光電和生物質發電裝機均連續數年穩居全球首位,其中水電裝機已經連續16年全球居首。
可再生能源,即指包括太陽能、水能、風能、生物質能、波浪能、潮汐能、海洋溫差能、地熱能等在內的,可以循環再生的清潔能源。可再生能源對于改善能源結構、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。為了進一步保護生態環境,應對全球變暖等氣候問題,近年來,發展和推進綠色能源已經成為了全球共識。
隨著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,對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。然而,在使用普通能源的同時,不僅會改變原有的自然環境,造成各種污染與破壞,燃燒能源還會排放二氧化碳等氣體和顆粒物,造成大氣污染、溫室效應等能源污染問題。
在這種情況下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,尋求清潔能源就成為了各國發展共識。清潔能源主要是指污染小、碳排放量少的能源,包括可再生和非可再生兩大類。非可再生資能源主要是指天然氣或核能等,可再生能源即太陽能、風能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。據數據顯示,中國對于清潔能源的開發和使用,一直走在國際前列。
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,中國十分重視綠色清潔能源的建設。2015年,我國就頒布了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》,明確規定促進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;2020年12月,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:“做好碳達峰、碳中和工作為2021年的八項重點任務之一;“十四五”規劃19篇綱要中,“推動綠色發展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”位列其一。
在3月30日舉辦的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有關情況發布會上,國家能源局表示,“十四五”時期將制定更加積極的新能源發展目標,推動可再生能源進入大規模、高比例、市場化、高質量的新發展階段。同時,從今年開始風電、光伏發展將進入平價階段,擺脫對財政補貼的依賴,實現市場化發展。